(新书推介)叶桂桐:《〈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
《〈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叶桂桐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目 录
第一章 《金瓶梅》版本研究述略
第一节 《金瓶梅》版本研究的阶段划分与主要问题
第二节 明清时期《金瓶梅》版本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金瓶梅》版本研究
第四节 《金瓶梅》版本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节 重新出发
第二章 《金瓶梅》成书诸问题研究
第一节 《金瓶梅》成书年代
第二节 《金瓶梅》成书方式
第三节 《新刻金瓶梅词话》文体考察
第四节 《金瓶梅》词话语言的方言化
第五节 《金瓶梅》抄本考
第六节 《金瓶梅》初刻本
第三章 崇祯本研究
第一节 崇祯本内在关系研究
第二节 崇祯本内在关系考察
第三节 崇祯本《金瓶梅》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的关系
第四节 内阁本用初刻本校勘过
第五节 张评本也用词话本校勘过
第六节 张评本(第一奇书本)
第七节 《绘图真本金瓶梅》与王文濡
第四章 《新刻金瓶梅词话》
第一节 《新刻金瓶梅词话》的发现
第二节 《新刻金瓶梅词话》版本分析
第三节 《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的关系
第四节 《金瓶梅》版本研究的“死结”:初刻本之争
——兼答友人杨国玉先生
第五章 与《金瓶梅》版本研究紧相关联的重大疑难问题
第一节 四首[行香子]词
第二节 四贪诗
第三节 《金瓶梅》三序跋
第四节 《金瓶梅》第五十回至五十七回
第五节 《金瓶梅》“欣欣子序”系杭州书商鲁重民所为
第六章 《金瓶梅》版本研究对中国文献学与“小学”的新贡献
第一节 《金瓶梅》词话校勘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节 《金瓶梅》版本研究对文献学与“小学”的贡献
——张鸿魁《金瓶梅》文字、语音研究对文献学与“小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研究《金瓶梅》版本
第四节 《金瓶梅》版本研究大有可为
第七章 《金瓶梅》版本研究学案
鲁迅 郑振铎 吴晗 孙楷第 吴晓铃 王利器 徐朔方 魏子云 梅节 小野忍 鸟居久靖 荒木猛 大冢秀高 韩南 胡文彬 刘辉 王汝梅 郑庆山 黄霖 吴敢 李时人 周钧韬 陈昌恒 鲁歌 张鸿魁 周文业 孟昭连 孙秋克 许建平 潘承玉 杨彬 洪涛 杨国玉 史小军 汪炳泉
附录
关于《金瓶梅》的传说——《(金瓶梅)的传说》自序
《金瓶梅》传说再议——《(金瓶梅)的传说》(之二)序
后记
后 记
拙著《〈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就要与读者见面了,感谢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副总编马达、编审张弦生先生对我的厚爱,使拙著《〈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得以出版。
感谢中国金瓶梅学会吴敢副会长兼秘书长对我的鼓励与支持,吴敢先生主编的《金瓶梅丛书》二辑的出版,吴敢先生《金瓶梅研究史》的出版,都为我撰写本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他又把相关材料的电子文本也发给了我,使我免去了抄写之苦,这都对本书的撰写帮了大忙。
感谢三十多年的老友、原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周钧韬先生为拙著作序,使覆酱瓿者生辉。
感谢杨彬先生的帮助,他也把其博士论文的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都寄给了我;感谢周文业、杨国玉、汪炳泉等诸位师友也都把有关材料的电子文本发给了我,使我免去了抄写之苦。
感谢山东外事翻译学院的孙承武院长对我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让我时时激励自己,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不辜负时代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要求,完成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最后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张弦生先生与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兼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学报《华夏职教研究》主编魏伯河先生的大力帮助。
张弦生先生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我的博士论文也是张先生负责编辑出版的。
魏伯河先生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这次出版拙著,我因为患白内障,视力很差,而全书的书稿连绵三十年,体例混乱,错别字随处可见,改动起来是非常烦琐的,若无张弦生先生和魏伯河先生的编辑修改校对,此书断难付梓。
20世纪世纪60年代韩南先生的博士论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关于《金瓶梅》研究的博士论文。韩南先生博士论文中的《〈金瓶梅〉版本及其他》,是关于《金瓶梅》版本研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其影响及于今日之学界。
我是中国(包括港台在内)第一个以《金瓶梅》研究作博士论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我的《金瓶梅》版本研究除了在博士论文之中的论述之外,更多的是博士论文答辩之后的,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
我的研究不仅论证了韩南博士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假设”的科学性,而且明确地回答了他所提出的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突破是清晰的。
众所周知,由于《金瓶梅》一直是禁书的特殊性,所以关于《金瓶梅》版本与作者问题的研究疑案重重,而其最重大的疑案之一是《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的关系问题。
当下这个问题几乎成了一个“死结”,若干权威性的论述,都认为《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初刻本《金瓶梅》,很多读者也持这种见解。
我在拙著《〈金瓶梅〉版本研究枢要》中阐述的“廿公跋”出于鲁重民之手,它在《金瓶梅》主要版本中有三种存在方式,而日本内阁文库本《金瓶梅》为杭州书商鲁重民所刻印是日本学者荒木猛首先提出的,他有鲁重民书肆的废书页作为物证;我在本书中阐述的《金瓶梅》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在《金瓶梅》主要版本中有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形态),而且找到了明代人记叙他们在崇祯年间发现了原来已经失落的第五十三、五十四两回的文献依据(“得此元本”)。
这就把《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的不同之处揭露得淋漓尽致,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外在的序跋一类的饰件(附件)的不同,而且有着文本的本质的重大不同(五十三与五十四回),这种不同在词话本“瘦身”之后的崇祯本(或谓之词话本的“改作”)中留下了非常明显的“胎记”。
坚持《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初刻本《金瓶梅》词话的论者们不敢正视二者的不同,他们坚定地固守着二者的相同或重叠部分在“改作者”崇祯本中留下的证据而止步。
论证《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有一百处、一万处相同,是必要的,但掩盖不住二者之间的不同;而只要能够确切地揭示出二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本质不同,就可以证明《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词话不是同一的。
本书正是以确凿的证据,揭示了二者的本质(文本方面)不同,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初刻本《金瓶梅》的所有防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重大的学术疑案。当然正如我在书中所说,人们对于我的论述接受起来,还要有一个过程,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初刻本《金瓶梅》关系等版本研究的这一页,应该可以翻过去了。——当然,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因此这一页的翻动不仅耗时半个多世纪,其过程也相当艰难曲折,因而给人的感觉也相当沉重,这其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本书中的若干篇章,已经单独公开发表过,现在汇集在一起,显然造成了有些内容、引文的重复,我却仍然保持了原貌,理由有三:
一、论文大多都是争辩性的,保持原貌既是对自己,更是对对方的尊重、
二、它真实细致地反映了我的思路的发展演进过程,这对于人们理解我的观点将是有益的。
三、一旦删除了一些内容、引文,将使独立的文章肢体残缺,不易于接受。
责我者,讥我者都有充分的理由,我所能做的只是顺其自然。
我期待着《金瓶梅》版本与作者研究揭开新的一页。
拙著在中州出版,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河南的邺城,想到汉魏之际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其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勇于前行的名言也会令人永远铭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叶桂桐2017年4月17日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